由尼泊尔和平、发展与社会主义基金会主办的“加德满都对话”于3月15日至16日在尼首都加德满都举行。会议以“‘一带一路’与尼泊尔相遇:尼泊尔与中国合作的繁荣未来”为主题,尼泊尔众议院议长吉米雷、前总理卡纳尔、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陈松、前驻华大使马斯基、鲍德尔等中尼政要、学者及各界代表300余人参会,共商深化合作新路径。本所副所长黄云松研究员、黄正多副研究员,与来自河北经贸大学、西藏社科院、川投集团的专家学者共同受邀参与对话。

对话会聚焦合作机遇,共谋发展蓝图。与会代表围绕中尼“一带一路”合作的现实意义、历史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为尼泊尔基础设施升级、区域联通性提升及经济转型注入新动能,同时强调需协同应对地缘政治、资源调配等潜在挑战。各方一致认为,尼泊尔可依托区位优势,打造联通中国与南亚的枢纽,并在能源开发、跨境交通、数字经济等领域深化协同。
中尼两国专家学者在对话会上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库智慧。黄云松研究员以“从全面和综合视角理解‘一带一路’倡议”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尼泊尔长期受政治动荡、“失衡中立”策略及外部干预掣肘,导致基建滞后、经济停滞。尼可通过参与“一带一路”突破地缘封锁,借发展水电、跨境铁路等战略项目变身为区域枢纽。并建议尼成立跨党派“一带一路”管理机构,专注能源独立与基建升级,拒绝西方附加条件的“援助殖民主义”,以投资驱动内生增长,摆脱贫困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黄正多副研究员则在专题研讨中分析全球经济变局下的中尼合作机遇,建议尼泊尔优化政策衔接机制,吸引中方投资参与关键领域建设。
加德满都对话会意在深化民心相通,擘画中尼合作未来。专家学者通过政策研讨与媒体互动,增进了尼社会各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尼方代表高度评价倡议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中方代表则强调尼早日达成国内共识对推进项目按期执行、助力中尼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的重要作用。
(文图:黄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