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4日,由欧洲区域研究会“南亚民主论坛”(South Asia Democratic Forum)主办的“南亚内外的区域合作”(Regional Cooperation Within and Across South Asia)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召开,我所学者张力教授、文富德教授、尹锡南教授等三人应邀参加。
本次会议共有30余位学者和官员出席,欧洲议会副主席Ryszard Czarnecki致欢迎词。会议设“南亚和东亚的区域合作”与“欧亚学者如何认识全球化与一体化”等两大专题讨论会,分别由欧洲区域研究会会长、格罗林根大学Jouke van Dijk教授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Peter Nijkamp教授主持。三位中国学者在会上就上述议题作了专题发言,并与欧洲学者就相关主题开展积极对话,受到会议主办方及与会欧洲学者的高度评价。南亚民主论坛执行主任Paulo Casaca在会议最后作了总结发言。
张力教授在题为《海上安全对南亚地区合作的影响:中国视角》的发言中认为,海上安全是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推动合作的重要因素,中国和印度能发挥重大作用和负有主要责任,中印在海洋安全领域的合作将为整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为实现这一前景,中印需要在双边和地区层面加强战略互信,协调并对接各自的海洋发展战略,包括探索共同在印度洋沿岸国家发展基础设施的机遇。
文富德教授在题为《当前中印经济合作中的机遇与挑战》的发言中认为,当前存在大力加强中印经济合作的机遇,如双方可以在服务业、相互投资及其他经济领域大力开展合作。他还认为,中印经济合作会面临某些来自印度方面的社会与政治环境、法律等问题的制约。总而言之,未来的中印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尹锡南教授在题为《中印双向认知与中印人文交流合作》的发言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印人文交流的面貌经历了漫长的变化,它以中印双向认知的平衡与错位失衡为基本特征。中印之间长期存在“信任赤字”或认知失衡的严峻问题,双方应以加强人文交流、学术合作等等多个领域的积极互动,消除双向认知中的消极因素,促进21世纪中印关系的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国梦”与“印度梦”打下坚实的民意和文化基础。尹锡南还向欧洲学者简略地介绍了中国学者关于“一带一路”和“中巴通道”、“中印通道”等方面研究的最新信息。
(尹锡南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