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书评】兄弟之邦抑或父子之国?——评《印度的斯里兰卡政策研究:1948-2019》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9日编辑:李建军来源:



印度与斯里兰卡同属印度文化圈,两国在种族、宗教和语言等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与现实联系。印度在地理上也是紧邻斯里兰卡的唯一大国。近代以来,两国都被西方殖民,后来都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属印度、英属锡兰)。但历史文化与地理联系对印斯两国领导人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效应。印度希望利用历史文化联系与地缘毗邻性强化印斯关系,将斯纳入自身战略轨道。但斯里兰卡往往将印度这一北方大国视作潜在的外部威胁,为避免被吞并,极力强调自身独立性并不断试图引入外部力量以平衡印度影响力。纵观七十多年的印斯关系史,可以看出印度对印斯关系的认知在“兄弟之邦”与“父子之国”两种意象中反复徘徊。基于这两种意象,印度采取了不同的对斯政策,也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后果。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高刚博士所著的《印度的斯里兰卡政策研究:1948-2019》一书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专门研究印斯关系、印度对斯政策的学术著作。此书以时间为轴,以印斯两国重要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将两国独立以来的印度对斯政策划分为四个主要的历史阶段(“克制与合作”“调停与干涉”“不干涉与修好”“拉拢与制华”等四阶段)。作者尝试描绘关于印度对斯政策的宏观历史图景,剖析各阶段影响印度对斯政策的内外因素,这可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者、实务工作者提供重要参考。在此,笔者借此机会,就阅读中的一些想法与感悟作一交流分享。





01

全书主体部分:印度对斯政策的四阶段论

《印度的斯里兰卡政策研究》一书整体框架清晰、逻辑严密。全书除绪论介绍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等内容,综论回顾印度对斯政策历史演变和主要特征、分析影响印度对斯政策的主要因素、总结印度对斯政策有关经验教训之外,正文主体部分有四章。作者将印斯两国独立以来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每阶段用一章的篇幅进行阐述。读者从目录与标题上便能对印度对斯政策的宏观历史演变略窥一二。

第一章分析“克制与合作”政策(1948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这是印斯关系发展的初期,也是两国关系较为友好的历史时期。作者认为印度在这时期采取了相对克制的对斯政策,这迥异于其对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其他南亚小国的强势政策。在这种克制与合作政策的主导下,印度通过和平谈判方式基本解决了印裔泰米尔人的国籍问题、卡恰提武岛归属与印斯海洋划界等历史遗留问题。此外,在国际舞台上,印斯两国围绕“不结盟运动”和“印度洋和平区”等国际议题进行了广泛合作。

第二章阐述“调停与干涉”政策(1980年至1990年)。在这一阶段,印度对斯里兰卡国内僧伽罗与泰米尔人的冲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干涉和介入,并试图用武力解决对斯关系问题。这种霸权政策使印斯关系急剧恶化,造成斯里兰卡反印情绪高涨,也形成了印斯关系十年之久的低谷期。

第三章论述“不干涉与修好”政策(1990年至2009年)。印度在这一时期选择不干涉斯民族问题、淡化政治问题,将双边关系重点转向经济合作与文化交往。1998年两国签署《印斯自由贸易协定》。这一协议是印斯经济关系的里程碑,也是南亚地区第一个自贸协定。


第四章聚焦“拉拢与制华”政策(2009年至2019年)。此书指出这一时期斯里兰卡的统一、和平与稳定成为印度的重要关注点,而中国在斯里兰卡影响力的快速增长让印度在安全方面颇为不适。印度也竭力以各种经济援助和军事合作来离间中斯关系。

对于上述历史时间段的划分,笔者认为纵观印斯关系70年的历史,以下三个具有转折点性质的历史事件或许是此书“四阶段论”的重要依据:(1)1980年英·甘地第二次上台。英·甘地政府强势介入斯里兰卡民族冲突,扮演了“暗中支持者”“公开调停者”和“直接干预者”三种角色,印斯关系也急转直下。(2)1990年印度“维和部队”撤出斯里兰卡,结束其长达2年零8个月的军事干预。印度在斯里兰卡的“维和行动”是一次彻底的失败,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损失,印度政府此后不得不通过加强全方位的合作来修复印斯关系。(3)2009年斯政府军击毙“猛虎”组织领导人,长达27年的斯里兰卡内战结束,斯内战不再成为影响印斯关系的主要因素。



02

全书的亮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在此,笔者简要评析一下此书的亮点与创新:

首先,在选题上,《印度的斯里兰卡政策研究》属于“片面而深刻”的著作。南亚小国众多,印度对不同国家的政策不尽相同。目前国内外关于印度的南亚政策、印巴关系、印孟关系、印缅关系等方面已经有许多研究,但对印斯关系的研究相对不足。此书选择以印度的斯里兰卡政策作为研究对象,这使得问题更加聚焦,也契合中国近年来推进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需要。此外,对前人论述不多或者有稍许讹误的一些具体议题(如印度裔泰米尔人国籍问题、卡恰提武岛争端和印斯渔业冲突等),此书进行了正本清源、条理分明与脉络清晰的分析,读后让人印象深刻。


其次,在学术观点上,书中的部分观点对学界的相关研究具有启发意义。例如,此书提出印度对斯政策是其南亚政策与印度洋政策的结合点,斯里兰卡既是印度南亚政策的对象国,也是印度的印度洋政策中的关键国家。而且,印度对斯政策的历史演变需要放到印度总体国家安全战略布局的框架下分析。具体而言,印度采取“重陆轻海”“海陆并重”“高度重视海洋”等不同的国家安全战略时,印度的对斯政策也会随之发生调整与变化。此外,书中也提出印度对斯政策“不变”的内容是其一直固守传统地缘政治思维,试图将斯里兰卡纳入自身势力范围。“变化”的是根据不同阶段的具体问题进行政策和策略调整,“强硬”与“怀柔”手段兼备。


再次,在文献与档案资料的搜集运用方面,《印度的斯里兰卡政策研究》体现出作者扎实的学科素养和学术功底。例如,在进行文献综述时,作者不仅尽可能地搜集综述了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而且也利用印度学位论文数据库网站https://shodhganga.inflibnet.ac.in/)对印度国内有关印斯关系的学位论文进行了综述。就笔者所知,这是国内同类型关于印度外交的研究里较少做到的。在分析卡恰提武岛问题时,作者全面搜集了印度人民院(https://eparlib.nic.in/)、联邦院(https://rsdebate.nic.in/)线上图书馆的电子档案,找到印度政府高官不同时期对此问题的不同表态。在分析斯里兰卡内战时期的印斯关系时,作者也运用了印度前外交部历史司司长编的五卷本《印斯关系文件集》。此外,涉及具体历史时期时,作者也大量运用了《印度时报》《印度经济与政治周刊》等过刊文献。大量文献与档案资料的运用让此书的研究显得更为扎实、厚重。

当然,这部著作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作者将印度对斯政策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归纳总结了不同阶段的特点。此书对于阶段划分的依据给出的说明不多。可能部分学者对这种划分方法的科学性、归纳特征的精准度等方面有不同的看法。“四阶段论”是此书的一家之言,印度对斯政策的具体历史分期仍然是学界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2)全书在写作思路和行文风格上有些杂糅,兼有世界史、国际关系、时事分析等方面的特点。对于这种行文风格的斑驳错落感,读者阅读完第一章、第二章之后,再读第三章、第四章时感受会尤为真切。全书前两章(尤其是第二章)细节尤为丰富,但第三和第四章在行文论述和档案资料上就显得有些相形见绌。


(3)综论部分总结了影响印斯关系的各种因素,提及了领导人因素对双边关系的影响。但在正文的分析中,除第二章有所涉及外,其他章节的相关分析较少。这也是学界后续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挖掘的地方。



03

从历史走向现实:当前印度南亚地区政策与对斯政策的发展

 

印度地区霸权政策的新动向

在南亚地区政策方面,经历对斯“维和行动”的失败后,印度较少以直接军事方式介入南亚小国事务,其在南亚推行霸权主义的方式变得更加含蓄和隐晦。笔者观察到,印度近十年来在地区霸权主义的手段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


一是政治方面,通过干涉南亚小国的选举来培植亲印势力。对此,此书中提及了印度对2015年斯里兰卡大选的暗中干涉。2018年马尔代夫大选的情况也基本类似。当时重视对华关系的亚明被击败,而总体较为亲印的萨利赫赢得选举,印度在台前幕后做了很多动作,并且在其当选后也加强了印马两国多领域的密切互动。


二是经济方面,不断加深南亚小国对印度的经济依赖。印度同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签订了互联互通协议,旨在推动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强化南亚主导权。印度也加大对邻国的经济援助,例如莫迪2014年访问尼泊尔时承诺提供10亿美元优惠贷款,2018年马尔代夫萨利赫政府上台后先后向其提供14亿美元援助和8亿美元贷款。


三是防务方面,用海岸雷达体系扩大对整个印度洋的监控力度。近年来,印度海军在本国7519公里海岸线上建设了46个海岸监视雷达站,还在印度洋周边4个国家布设了25个雷达站(马尔代夫10个、毛里求斯8个、斯里兰卡6个、塞舌尔1个),由此组建起“印度洋雷达链”,强化了对印度洋的海上监控。


 

印度延续对斯“拉拢与制华”政策

此书第四章指出,2009年至2019年这十年间的印度对斯政策的主要特征是“拉拢与制华”。具体而言,2009年斯里兰卡内战结束后,印度进一步加强了对斯里兰卡的全方位经营。当然,笔者也注意到此书专门介绍了曼莫汉·辛格政府与莫迪政府对斯政策的差异。辛格政府时期,印度主要采取对斯援助与合作政策,但囿于泰米尔纳德邦的压力,辛格政府在处理对斯政策方面上束手束脚,直到2014年莫迪领导的印人党在大选中获得绝对多数后,情况才发生变化。莫迪政府上台后提出“邻国优先”政策,印斯双边关系在政治、经济、外交、防务与人文领域得到全方位提升。这一方面是因为印度更为重视印度洋战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中国在南亚扩大影响力。印度对中斯关系始终高度警惕,此书提出的“拉拢与制衡”可谓准确诠释了印斯关系在这一阶段的特征。


实际上,目前印度对斯政策仍然延续了这一特征。近年来,为拉拢斯里兰卡,印度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加大援助与合作,还在防务方面适度满足斯政府要求,开展军方高层互访、部队培训交流、联合演习和军事装备合作等。为制衡中国,印度多措并举,在政治上干涉斯国内大选,总是想将被印度视为“亲华”的人物拉下马,在外交上完善在斯外交网络并及时掌握中国在斯动态。面对这种局面,斯政府不得不在中印之间实行“平衡外交”,避免成为大国角斗场,同时积极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2022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和俄乌危机的双重冲击,斯里兰卡爆发了自独立以来的最严重经济危机。从印度推出的各项举措来看,莫迪政府仍然紧扣“拉拢与制华”两大主线,力图分化中斯关系,同时扮演“老大哥”角色,让斯成为与印度密切合作的“小兄弟”。一方面,印度积极为斯里兰卡提供燃料、食品信贷及其他方面的援助,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地方政府也热心收留从保克海峡偷渡到南印度的斯方难民。另一方面,自斯里兰卡经济危机爆发伊始,印度就携手美欧等国,大力炒热所谓“债务陷阱论”,印度政府一高官公然声称,中国正系统利用“债务陷阱”诱惑相关国家。今年2月,印度外长苏杰生更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公开“警告”各国不要陷入因债务困境而接受中国援助的所谓“债务陷阱”。可见,莫迪政府仍然延续了此前的对斯政策,希望利用斯里兰卡的经济困境的契机离间中斯关系,重新恢复印度对斯的传统影响力。





目前,斯里兰卡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国家,也是中国的海外利益所及的地方。中印之间因为边界领土等一系列问题而固有的战略不信任,投射到中印斯三边关系中也会有具体的表现。例如,印度往往将中斯经济与科技合作“安全化”,带着怀疑和猜忌的眼光去看待中国与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的合作,印方对中国科考船停靠斯里兰卡休整的强烈反应就是典型案例。可以预见,未来中印斯三边关系的互动会越来越丰富与多元化。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印斯三边关系的研究应该也会越来越多,《印度的斯里兰卡政策研究》一书或许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学者与政府部门提供参考与启发,从而发挥更大的学术和现实影响力。





     


说明



本文由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程杨冀和四川南亚研究人员南评撰稿。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文责自负,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上一条:【论文】陈西西 | 印度殖民时期的法律变革

下一条:【论文】尹锡南| 《舞论》的器乐论研究

关闭

Copyright ©2021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文科楼5楼

电话:028-85412638 传真:028-85417102